一些現象
實例一
同學 A 在中午 3 時 30 分醒來,發現他的視像補習班在 3 時正已經開始。
實例二
同學 B 在上課的日子每天用六至八個小時打機,因為學校用視像上課家裏沒有人管束,而父母上班去了。
見到這些情況我們會說,真的一代不如一代;我們也會說出生於手機年代的年輕人專注力弱,只會沉迷玩樂,不肯珍惜學習機會,認真用功;又或者說他們沒有耐性,捱不得苦。也許這是真的,但也許這一切只是事情的表象,背後另有原因。
若說年輕人專注力弱,沒有耐性,他們倒是可以很專心的玩一個遊戲很多個小時,不覺得疲累。
若說年輕人捱不得苦,不認真用功,例子一中的同學後來告訴我,是因為之前的夜晚做一份喜歡的音樂 project 捱夜工作至半夜三點才睡,以致忘記了補習的。
但為什麼很多同學雖然本質未變,但是在學業方面卻是步步艱辛,一無寸進呢 ?
我覺得這是因為在教育方面我們一直都只著重教授學科的內容,而忽略了教導學習的方法。
就像你把一個飢餓的人帶到一個充滿了肥美鮮魚的水邊,不停鼓勵他們捉魚吃,又指出裏面不同種類的魚類對他們身體有著那些不同的好處,反覆闡述他們捉魚充飢的必要性和迫切性,又為那人預備了鋒利的魚叉,堅韌的釣竿等等工具。唯一沒有預備的就是教導他們有效運用工具的方法,反而讓他們自己靠天份去摸索,結果當然事半功倍,步步艱難了。
不同的魚類就是各種不同科目的課程內容,魚叉和釣竿就是不同的書本,練習以及各種先進的電子媒介學習工具,如電腦,ipad等等。我們投放了很多資源和心力在以上的部分,但據我的認知,在常規課程中,在教導同學如何學習知識的方法方面卻是十分缺乏的。
為慶祝本公司成立十周年 , 凡惠顧課程五千元或以上 , 均可獲得特別折扣 ,
每課 (一小時三十分鐘) 減至九百九十元正 ;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 , 讓我們茁壯成長 , 期盼未來繼續為各位服務 , 再次謝謝。